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

魏延之死——楊儀陰謀殺魏延


魏延是三國時蜀漢名將,他以部曲跟隨劉備入蜀,依靠戰功, 一步步拜將封侯,但這樣一個為蜀漢出生入死的將軍,最終卻沒有戰死沙場,而被自己最討厭的人——楊儀砍了頭。



對於這樣的結果,《三國志》作者陳壽的解釋是:他自找的(覽其舉措,跡其規矩,招禍取咎,無不自己也。成語“咎由自取”就是出於這句話)。但古往今來的三國愛好者卻不買陳壽的帳,他們中有許多人都認為魏延死得不明不白,甚至是冤枉的。他們根據自己對史料的理解,提出了很多推測和解釋。在本文中,在下就給大家介紹一個關於“魏延之死”流傳最為久遠的解釋——楊儀陰謀殺魏延說。

“楊儀陰謀殺魏延說”的最早版本是出自《魏略》。裴松之在注引《三國志》時,將它加在了《魏延傳》的末尾。

魏略曰:諸葛亮病,謂延等雲:“我之死後,但謹自守,慎勿複來也。”令延攝行己事,密持喪去。延遂匿之,行至褒口,乃發喪。亮長史楊儀宿與延不和,見延攝行軍事,懼為所害,乃張言延欲舉衆北附,遂率其衆攻延。延本無此心,不戰軍走,追而殺之。

譯文:
諸葛亮重病後,對魏延等說:“我之死後,你們要小心防守,不要再北伐”,然後命令魏延代行自己的職權,秘不發喪,悄悄撤兵。於是魏延按計行事,等撤到褒口,才發喪。諸葛亮的長史楊儀一向與魏延不和,見魏延掌軍事,害怕被害,就造謠說,魏延要北投曹魏,並率手下攻擊魏延。魏延本沒有投降曹魏的想法,遭到攻擊後猝不及防,不戰即潰,被楊儀軍追上殺死。

這個說法與陳壽的大相徑庭,劇情反轉得連裴松之都一點不信,他特意在這段話後加了一句,“我裴松之認為,這是敵國的傳聞,不能動搖陳壽《魏延傳》的可信度(臣松之以為此蓋敵國傳聞之言,不得與本傳爭審)”。

後世學者大都贊同裴松之的觀點,認為《魏略》所載不實,所以,“楊儀陰謀殺魏延說”一直沒受到什麼重視。

然而,有意思的是,今年有一些人,或是為了探究歷史,或是為了給魏延喊冤平反、或是為了維護諸葛亮的現象,又把這說法翻了出來,並加上了新內容。(這個說法確實有討巧之處,它既不得罪諸葛亮的崇拜者,又不得罪魏延的支持者,而是所有髒水都倒在了楊儀這個倒楣蛋身上。)

持這種說法的人的依據大致有如下幾條:

第一,諸葛亮和魏延是親密戰友,所以在死前指定魏延接管自己的軍事指揮權。

諸葛亮生前與魏延,除了在“子午穀奇謀”上意見分歧之外,別無矛盾,而且即便兩人出現“子午穀奇謀”的分歧之後,諸葛亮依舊重用魏延,軍職、官職、爵位都照升不誤。魏延是蜀軍中僅此諸葛亮的二號人物,其善戰之名也素為諸葛亮所知,所以,諸葛亮將軍權交給他是必然選擇。(關於諸葛亮和魏延的親密戰友關係,在下另有文章詳述。)

至於“諸葛亮死前開會沒叫魏延”、“諸葛亮命令魏延斷後,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,就不管他”云云,都是楊儀胡編亂造,給魏延栽贓。

第二,陳壽的《魏延傳》漏洞百出,反而是《魏略》合情合理。

在支持“楊儀陰謀殺魏延說”的人看來,陳壽的《魏延傳》漏洞百出、前後矛盾,顯然是在隱瞞什麼事情。陳壽的《魏延傳》的漏洞有:

1,魏延燒毀棧道,楊儀大軍不可能快速到達南穀口。

王平
陳壽的《魏延傳》說,魏延先帶領部隊南歸,並沿途燒毀棧道。楊儀等只得劈山開道,晝夜兼行,隨魏延之後不久到達南穀口。但問題是,魏延、楊儀走的褒斜穀棧道是諸葛亮大軍前線與後方聯絡的唯一通道,其地形極為險要難行。魏延燒棧道後,楊儀絕無從峻嶺絕壁上劈山開道而數萬大軍和輜重迅速通過之理。

而且,司馬懿還曾經追擊蜀軍,如果棧道被毀,楊儀等必將腹背受敵,全軍覆沒,不可能再追魏延到南穀口。

因此,所謂魏延燒棧道,應該是楊儀幹的,然後栽贓給魏延。

2,魏延和楊儀不可能,同一天給朝中上表。

陳壽的《魏延傳》說,延大怒,攙(搶先)儀未發,率所領徑先南歸,所過燒絕閣道。延、儀各相表叛逆,一日之中,羽檄(即公文)交至。但問題是,如果魏延是在楊儀大軍未動時率軍先走的,而且所過“燒絕閣道”,那麼楊儀的信使怎麼可能越過燒毀的棧道和魏延部隊,把楊儀的“羽檄”和魏延使者的“羽檄”在同一天送達朝廷?

因此,《魏延傳》所說,“延大怒,攙(搶先)儀未發,率所領徑先南歸,所過燒絕閣道”必不為真,而《魏略》所說,楊儀在褒口襲殺魏延,卻能很好解釋“一日之中,羽檄交至”的原因(褒口已出褒斜穀棧道,雙方交戰時,各自寫表告對方造反。)

3,諸葛亮發喪地點之謎。

整個《三國志》裡,只說了諸葛亮死後為了軍事安全秘不發喪,但始終也沒提軍事威脅過後,在哪裡、什麼時候給諸葛亮發喪。按理說,陳壽的老師譙周在諸葛亮去世後,曾經親自奔喪(亮卒於敵庭,周在家聞問,即便奔赴,尋有詔書禁斷,惟周以速行得達。),陳壽應該知道給諸葛亮發喪的具體情況,而且諸葛亮是蜀漢第一丞相,給他發喪的時間地點也應該被計入史冊。

陳壽如此做,應該是為了掩蓋魏延之死。因為,如果把諸葛亮發喪的時間寫在魏延之死之後,那麼以諸葛亮之威望,沒人敢跟著魏延“徑先南歸,所過燒絕閣道”,但如果把諸葛亮發喪的時間寫在魏延之死以前,那麼魏延的士兵必對諸葛亮死有心理準備,魏延也會做足動員工作(否則誰會跟著他去打主力部隊)。在這種情況下,王平不可能光靠一句“丞相剛死,你們怎麼敢胡來”( 公亡,身尚未寒,汝輩何敢乃爾!)把魏延的部隊喊散。

相比較而言,《魏略》說蜀軍在褒口給諸葛亮發喪,就顯得大大方方、合情合理。

馬岱
4,魏延的部隊不可能輕易潰散。


魏延英勇善戰又善待士卒,他的部隊不可能是烏合之眾。魏延的部隊迅速潰散的原因只能有兩個,一,楊儀等誣陷魏延要謀反,士卒才不願為魏延賣命;二,魏延的部隊遭到突襲,而這兩條正是《魏略》所記載的。

5,楊儀“(悔不)舉軍以就魏氏”的感歎。

楊儀回到成都後,沒有得到重用,於是他發牢騷說,“往者丞相亡沒之際,吾若舉軍以就魏氏,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!令人追悔不可複及”。楊儀如此說,表明他應該有過“舉軍以就魏氏”的想法和機會。但根據《三國志》的記載,這樣機會並沒有出現。

在與魏軍對峙的前線,楊儀沒有“舉軍以就魏氏”的可能性,因為“密不發喪”,眾將士不可能在諸葛亮沒死的情況下,跟著楊儀降魏,而楊儀當時的表現,也絕沒有降魏的跡象(楊儀等整軍而出,百姓奔告宣王,宣王追焉。薑維令儀反旗鳴鼓,若將向宣王者,宣王乃退,不敢逼。於是儀結陣而去);在撤軍途中和擊敗魏延之後,由於已經脫離魏軍,眾將士也不可能跟著楊儀降魏,而楊儀殺魏延有功,更不會有降魏的念頭。

因此,楊儀如果有降魏的動機和機會的話,只有一個,那就是,按《魏略》記載的,在他謀殺魏延之後。當時,楊儀等聽說朝廷派蔣琬帶兵要來調查案件(蔣琬率宿衛諸營赴難北行),怕朝廷懲辦,於是有了投降曹魏的想法,只不過因為“蔣琬……行數十裡,延死問至,乃旋。”楊儀才知道朝廷也認為魏延要反,才放心回成都。

第三,王平、馬岱是楊儀的同謀。

呂思勉先生曾對《魏略》有疑問,他說“《魏略》這話也不是事實”,“若說 諸葛亮的職務實系命魏延代理,則全軍都在魏延統率之下,楊儀是文官,手下沒有軍隊的,帶什麼人去攻魏延?”

但支持“楊儀陰謀殺魏延說”的人則否認呂思勉的說法,他們認為楊儀有軍隊,他們就是王平的步兵(王平是蜀軍精銳步兵無當飛軍的指揮著)和馬岱騎兵。他們的理由如下,

1, 陳壽在《三國志•王平傳》裡評價王平“然性狹侵疑,為人自輕,以此為損焉。”(就是說性情狹隘又疑心過重,總怕人瞧不起自己,從而做事有損名聲),這樣的人很容和倨傲的魏延產生矛盾;

2,王平除帶兵外,還“兼當營事(管理軍營)”,與在前線諸葛亮府長史楊儀長期共事,自然關係很近,二人性格又很相似(一個“性狹侵疑”,一個“性狷狹”),還有共同的敵人。於是兩人一拍即合,同仇敵愾對付魏延。此後兩人又拉上一向不得志的馬岱入伙。

3,陳壽在《三國志•王平傳》裡記述的都是正面事件,除了說王平不太識字外,並無任何的貶損之詞,但在傳的末尾,陳壽卻毫無來由地來了一句“然性狹侵疑,為人自輕,以此為損焉”。如此評價,似乎表明陳壽在為“魏延被殺之事”暗中批評王平道德有虧。

第四,諸葛亮死前,魏延在其身旁。

易中天先生也不認同《魏略》的記載,他說,“ 諸葛亮病逝時,魏延並不在他身邊,在他身邊的是楊儀, 諸葛亮怎麼可能命令魏延‘攝行己事’?魏延又怎麼可能‘密持喪去’?再說了,魏延‘行至褒口’,已是往南走了很遠,楊儀怎麼可能還說他‘欲舉眾北附’?所以《魏略》的說法可以推翻”

但支持“楊儀陰謀殺魏延說”的人認為,諸葛亮死前,魏延就在其身旁,只是因為諸葛亮的死和魏延接管軍隊都是軍事機密,一般人並不知曉。為了迷惑魏軍,魏延在接管軍隊後,並沒有留在中軍,而是回到自己的部隊,暗中指揮部隊,而中軍由楊儀出面發號施令(楊儀是丞相府長史,平時就替諸葛亮傳達軍令),因此才有了《漢晉春秋》和《晉書•帝記一》裡記載的“司馬懿來追蜀軍,楊儀帶兵結陣撤退”的事。(這裡就不提《三國志》了,持“楊儀陰謀殺魏延說”的人認為《三國志》裡關於魏延之死的記述都是假的)楊儀殺魏延後,自然會編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故事,而不會提諸葛亮讓魏延接管軍隊。

第五,蜀漢上下共同隱瞞魏延之死的真相。

蔣琬、董允等朝臣因為不喜歡魏延等原因,偏信了楊儀的話,結果導致魏延冤死。此後,朝臣和蜀漢朝廷雖然察覺事情有假,但為了維護自己和朝廷的面子,故意淡化此事,即沒深入調查楊儀等人的陰謀,也沒完全按楊儀所說的,把魏延定性為“降魏的叛徒”,而是編出一個相對更容易接受的故事,即陳壽的《魏延傳》所載。

在這個故事中,楊儀沒有謀殺魏延,魏延也沒降魏,雙方只是為了爭權發生內訌,就連雙方的戰鬥也是因為王平的一句話“公亡,身尚未寒,汝輩何敢乃爾!”就結束了。

民間也由於朝臣和相關將士家屬等利益相關方的影響,接受了朝廷的說法。

第六,陳壽故意曲筆。

前文說過,陳壽的老師譙周親自為諸葛亮奔過喪,陳壽應該知道魏延之死到底是怎麼回事。但由於蜀漢上下對魏延之死已經形成統一的結論,陳壽只能照本記錄,過後發牢騷“國不置史”,卻不敢揭開事件真相,否則蜀地的楊家,王家,馬家, 費家,姜家,蔣家,董家等家的子孫會饒不了他。

以上就是“楊儀陰謀殺魏延說”的主要內容。不得不說這個說法確實腦洞大開,非常有趣,但同時也是漏洞百出。在下的下篇文章對其逐一駁斥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